手机塑胶结构件主要指以工程塑料为基材,通过注塑、纳米注塑(NMT)等工艺制成的智能手机支撑与保护部件,涵盖外壳、中框、按键、摄像头支架等核心组件。相较于金属和玻璃结构件,塑胶结构件凭借成本低、设计灵活性高、信号屏蔽弱等特性,在中低端机型及复杂曲面设计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全球市场竞争概况 中国企业在全球手机塑胶结构件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022-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前五名厂商均来自中国,分别为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富士康)、东莞市广正模具塑胶有限公司、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计市占率从44%提升至50%,反映出中国制造业在精密塑胶加工领域的集群优势与技术话语权。这一格局的形成得益于三重动力:一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成熟的电子产业链配套,如广东集中了全国60%以上的头部企业;二是中国手机品牌全球出货量占主导地位,带动本土供应链协同发展;三是政策对高端制造和材料研发的持续投入,加速了技术迭代与产能升级。 
二、头部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1、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立讯精密成立于2004年,2010年于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2475),是全球领先的精密制造企业,业务覆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及通信设备三大领域。公司以连接器研发起家,通过垂直整合形成“零部件-模组-整机”的全链条制造能力,为全球客户提供技术解决方案。2024年营收规模达2,687.95亿元,研发投入超85亿元,累计专利7,164项,核心客户包括苹果、特斯拉等科技巨头。 在手机塑胶结构件领域,公司聚焦纳米注塑(NMT)技术,实现金属嵌件与塑胶基体的精密结合,主要应用于高端手机中框、按键及摄像头支架。其塑胶结构件业务深度集成于消费电子板块,服务于智能手机整机制造需求,并通过自动化产线保障量产稳定性。 2、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富士康) 鸿海精密(2317.TW)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代工企业,业务涵盖消费电子、云计算、通信设备等多元领域。依托全球化制造网络(中国、印度、墨西哥等基地),为苹果、小米等品牌提供从设计到量产的垂直服务。2024年位列《财富》全球500强第20位,规模效应与供应链管理能力为其核心壁垒。 公司手机塑胶结构件以高性价比量产见长,产品覆盖外壳、电池盖及防护组件,广泛应用于中低端机型。近年来通过引入再生塑料工艺降低环境成本,并依托注塑周期优化技术提升生产效率,满足客户对成本与交付时效的双重要求。 3、东莞市广正模具塑胶有限公司 东莞市广正模具塑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前身可追溯至1996年,总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公司专注于消费电子领域的精密模具及塑胶结构件制造,拥有东莞核心生产基地与重庆扩展基地。 在手机塑胶结构件领域,广正模具提供“模具设计→注塑成型→表面处理→产品组装”全链条服务,核心产品涵盖手机外壳、中框、摄像头支架及智能终端组件。 4、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信维通信(300136.SZ)成立于2006年,是全球领先的泛射频技术企业,主营业务包括天线、无线充电模组及精密结构件。公司在美国、瑞典设立研发中心,累计获得专利授权1,400余项,客户覆盖苹果、三星等主流手机厂商。 在塑胶结构件领域,公司首创LDS(激光直接成型)天线-结构件一体化方案,将5G毫米波天线集成于塑胶中框,减少空间占用并提升信号稳定性。该技术已成为安卓旗舰机型的主流选择,并延伸至智能穿戴设备结构件制造。 5、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长盈精密(300115.SZ)成立于2001年,2010年上市,是国内精密电子零组件龙头,业务涉及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及机器人领域。公司拥有东莞、苏州等智能制造基地,2023年入选工信部“绿色工厂”示范单位,核心客户包括三星、荣耀等手机品牌。 公司塑胶结构件以环保技术为差异化优势,合作开发生物基塑胶材料,应用于可降解手机后盖及防护组件,其数字化车间实现注塑全流程自动化,良率行业领先。 三、未来竞争趋势 行业竞争主线将从产能规模转向“技术附加值+ESG合规”双维度博弈。一方面,随着AI手机与折叠屏渗透率提升,对塑胶结构件的功能集成度要求升级,如散热石墨烯复合注塑、可变刚度铰链组件等创新方向将成为头部企业研发重点。另一方面,欧盟碳关税和中国“双碳”政策倒逼绿色转型,生物基塑胶和闭环回收体系将成为准入国际市场的新门槛。在此背景下,具备材料研发与低碳智造能力的厂商将进一步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预计2025-2028年全球TOP5市占率将突破60%,行业洗牌加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