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首批“青岛市博士后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候选单位”名单,五家单位获此殊荣。其中,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凭借突出的科研转化能力成功入选,成为行业唯一获此认定的企业。 作为青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的核心载体,博士后创新成果转化基地旨在打通“实验室基础研究-产业技术攻关-市场应用转化”的全链条通路,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据悉,此次认定标准极为严苛,要求入选单位必须已具备成熟的科研条件和高水平技术转化能力。海尔依托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二十余家国家级平台,以及国家万人计划、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高水平导师队伍,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落地的完整生态。 博士后是国家战略人才后备力量、青年科技人才生力军。海尔高度重视博士(后)人才引进及科研工作,尊重人才、鼓励创新。自1998年设立国内首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来,海尔已累计招收100多名博士后,两次获评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近五年,海尔博士后团队共主持和参与了6项国家级科研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斩获5项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在国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多项金银、铜奖;在中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700多项,累计成果转化实现经济效益超过100亿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多年来,海尔充分激发科研人才活力,一方面营造重视科研、包容试错的科研文化,让科研人员能够专注攻关技术难题,充分释放自身价值;另一方面探索“创客制”,让每位科研人员都有机会成为企业创客合伙人,支持青年人挑大梁、当主角。 同时,海尔还搭建起全球化的开放创新平台,线下布局“10+N”开放创新体系,线上依托HOPE创新生态平台,链接全球25万+专家、100万+一流资源,以全球和全领域资源加速自主创新,为科研人员提供开阔的国际视野。 “海尔重视科技人才,有定期培训,可以从不同渠道学习,特别是海尔与国际顶尖公司和科研机构有合作,能让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这是海尔科技工作者的真实感受。 以此次博士后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为契机,海尔将持续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强化高端人才储备与前瞻性技术布局,积极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